賴嘉河捐血救助地中海貧血兒童
  
  羅湖區書記區長慰問陳文亮
  
  羅湖區第三屆扶貧濟困慈善表彰大會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林園 陳驍鵬
  12月的一天,陳如豪將兒子扶起來,一聲聲呼喚“阿亮、阿亮”。17年前,阿亮在追捕飛車搶奪犯罪團夥時身負重傷,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但不幸成了植物人。羅湖英雄巡警陳文亮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阿亮父母陳如豪夫婦更是獲評“中國好人”。深圳市文明委號召全市人民向英雄巡警陳文亮和他的家庭學習。12月19日下午,“英雄巡警陳文亮和他的家庭”報告會在羅湖會堂隆重舉行。
  阿亮曾是生活在羅湖區的一名普通人。像他和他的家人一樣,羅湖區涌現了一個個愛心感人故事。他們讓羅湖變得更加溫暖,也成為文明羅湖一張張閃亮的名片,讓愛心力量一直接力傳遞下去。
  英雄巡警一睡17年 父母照顧不離不棄
  1994年8月之前,阿亮的身份是國企員工、家族產業未來繼承人。8月的一天,當一家三口去香港旅游時,阿亮的父母忽然發現他不見了!原來,他趕回深圳,參加了巡警報考。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一家人的生活。
  意外出現在1997年11月29日。當日,在家準備吃晚飯的阿亮突然接到巡警大隊一中隊機動分隊隊長王烈輝的電話:有一個飛車搶劫團夥現身泥崗天橋,急待增援。放下電話,陳文亮一把拉開房門,衝下樓梯。當晚,阿亮和3名同事驅車追至泥崗橋下。搶劫團夥成員騎著“黑摩的”突然加大油門,逆行衝上人行道。警車急打方向盤掉頭,卻不料與一輛大車猛烈相撞,警車原地打轉180度,阿亮的頭猛地撞向警車的右上方。
  如今,阿亮沉睡了17年。每天清晨5時許,阿亮父母起床,一邊呼喊著阿亮的名字,一邊給他翻身和按摩。緊接著是為阿亮刷牙洗臉,慢慢扶著他到客廳。喂飯時間,夫妻倆用小勺,一勺一勺喂流質食物。天氣好時,母親吳清琴和護工一起,推阿亮到小區曬太陽和散步。
  令夫妻倆感到安慰的是,阿亮的身體狀況還不錯,“還是有希望的,阿亮你快醒醒,謝謝來看你的人。”陳如豪對著阿亮說,也像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陳如豪透露,一家人得到很多榮譽,比如獲得“深圳十佳愛心家庭”、“廣東好人”、“中國好人”等稱號。對於在羅湖會堂舉行的報告會,陳如豪很重視,細細整理了自己的材料。報告會多次被熱烈的掌聲打斷,不少聽眾都被“英雄巡警陳文亮和他的家庭”的故事感動落淚。
  兒媳多年半身不遂 婆婆當起全職護工
  類似的故事發生在羅湖居民李天秀與文艷之間。年過七旬的李天秀老家在貴州凱里市,夫妻是雙職工。獨子王進與兒媳文艷2003年結婚。2004年9月底,快要當媽媽的文艷忽感不適昏倒,被送入醫院,經診斷為腦部血管瘤因孕高症導致腦出血,有生命危險須緊急手術。當時60多歲的婆婆李天秀在老家正忙於為即將出世的孩子作准備,接到電話便馬不停蹄趕到深圳。
  兒媳一直在重病室昏迷中,醫療費用很高。李天秀一邊寬慰兒子,一邊在醫院照顧兒媳。一家人僅靠兒子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用於支付兒媳婦文艷的醫療費用,生活非常困難。為瞭解決兒媳的醫療費用,李天秀硬著頭皮四處向親戚借錢。由於兒媳右邊半身不遂,不能開口講話,大小便都要借助外力,全靠婆婆李天秀照顧。她每天早上給兒媳擦臉,清潔口腔,接著用食管喂飯;喂完飯後再次清潔口腔,然後就是一個小時的全身按摩,通過拉伸四肢,防止兒媳因癱瘓而肌肉萎縮……這一照顧,就是多年的光景。
  在羅湖區委區政府、街道辦及龍湖社區工作站的幫助下,文艷的戶籍從2011年8月遷入深圳,還為其申報康復訓練和醫療保障,申請辦理了《殘疾人證》,每月可得200元的重殘補貼。街道辦事處、人大、政協、婦聯等也經常關心幫扶這一家子,每逢節假日都會上門慰問走訪,社區工作站根據她家的實際情況每年不定期申請臨時經濟救助。在社區工作站的牽頭下,深圳市特檢站清水河分站選定這家為“六進社區”一幫一扶的重點幫扶對象。
  無償獻血十六春秋 血濃於水勝似親人
  與英雄交警阿亮、全職護工李天秀所不同,愛心大使賴嘉河的感動羅湖事跡,來得更為平淡些,他十六年來無償獻血160次以上,獻血總量超過63000毫升,這樣助人為樂的堅守,水滴石穿般地滲透“人心”,使人為之感動,繼而效仿。
  記者瞭解到,1992年賴嘉河到深圳羅湖工作以後,深為深圳無償獻血市民的精神所感動,結合他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他於1997年底組織了羅湖區機關工作人員無償獻血活動,這是政府機關首次組織的集體獻血活動,三輛獻血車開進區政府大院,許多幹部職工紛紛響應走上捐血車獻血,但作為活動發起人的他,卻因勞累和興奮造成血壓偏高,未能完成獻血願望。他只好將獻血活動照片做成展板在區委大樓展出,以擴大首次集體獻血活動的影響。
  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和身體鍛煉後,1998年1月1日他走進東門街頭的獻血車,體檢合格後獻出200毫升鮮血,他覺得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和不良反應,所以每間隔三個月他都會走向捐血車獻血,開始了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的歷程。
  “善行義舉”成常態 “大愛羅湖”暖人心
  對於羅湖區文明科的工作人員來說,陳文亮、李天秀、賴嘉河,這些都是十分熟悉、幾乎是“掛在嘴邊”的名字。他們還能隨口回憶起許多人,比如翠北小學張緒芬,車前一把拉開小學生,自己卻被撞得頭破血流;老黨員曾慶福,從1996年開始就拿自己的退休工資資助全國各地的孤兒、貧困生、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一直到現在……這無數的人物,他們或許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經歷,但無一例外,寫入了羅湖發展歷史中的“感動”一章。
  今年以來,羅湖區還積極推進“善行義舉榜”的評選,讓“感動羅湖”成為一種常態。目前已經覆蓋166個社區、約150萬人。各社區充分調動社區居委會、服務中心的力量,向居民廣泛宣傳“善行義舉榜”設立的目的、意義、類別、推薦形式,調動居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居民紛紛踴躍向社區推薦了身邊的好人好事,工作站再針對居民推薦的上榜候選人,安排工作人員認真記錄,並走訪候選人,瞭解更多候選人的善行義舉,形成事跡材料,經社區黨委審核後確定上榜人員,予以張榜公佈,積極弘揚善行義舉正能量。
  此外,自2012年8月“大愛羅湖”結對幫扶項目啟動以來,羅湖區共有154家愛心企業、14家社會組織、2132人次公職人員以及不少匿名愛心人士積极參与其中,愛心款項共計2000餘萬元,第一輪有1030戶困難家庭和165名品學兼優的學子受益,第二輪有915戶困難家庭和203名困難學子受益,第三輪有904戶困難家庭和222名困難學子受助,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力量加入了羅湖慈善的行列。編輯:黃瑩  (原標題:愛滿羅湖傳佳話 善行義舉成常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06armpv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